EVA行业在2025年:产能扩张、供需失衡与市场转型
光伏增长放缓推动产能扩张,塑造EVA市场结构:近年来,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增长放缓,同时快速扩大自给自足,造成了结构性和阶段性失衡。2024年,光伏行业进一步放缓,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仅28%——显著低于前两年。从2021年到2023年,光伏材料面临供应短缺,进口量保持高位。然而,国内生产能力在同期从97万吨激增至290万吨,显著缓解了到2024年的供应缺口。2025年,新的产能扩张开始,价格最初下跌后有所回升。行业内的公司越来越多地整合上游醋酸乙烯生产,以增强成本竞争力。同时,国内产能扩张减少了进口,造成低端EVA的过剩。公司积极拓展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出口渠道。
私营企业主导华东地区扩张;管式反应器成为主流:2024年国内产能增加45万吨,增长18.37%。新增产能集中在华东地区,主要由私营企业推动,外资有限。进口设备主要以巴斯夫管式反应器为主,生产符合太阳能材料要求的低粘度光伏级EVA;批量反应器主要产生高溶质、高粘度的原料。
频繁的价格波动与第一至第三季度的复苏:国内价格从一月到八月剧烈波动。与去年的高价后随之而来的波动模式不同,今年的价格在初期上涨后出现下跌,七月触及低点后在八月反弹。光伏级材料价格在上半年保持优势,整体价格稳定在五年平均水平附近,与2024年相比显示出复苏。截至上周四,软材料价格为11,300元/吨,同比上涨24.91%;光伏级材料价格在11,000-11,200元/吨之间,同比上涨近16%。预计第四季度的价格将弱于第三季度。
供应增长伴随进口下降,出口泡沫显著扩张:在供应方面,从一月到八月新增了40万吨的产能,国内生产能力维持在330万吨。产量增加,八月份超过16万吨,创下历史新高。盛虹集团成为行业领导者,拥有全球最大的产能,并在下半年光伏产量方面也位居行业首位。2024年进口开始下降,2025年一月至八月的进口总量为48.48万吨,同比减少18万吨。同期出口增长至20万吨,增幅为21.47%。出口依赖比率上升至8.9%,而进口依赖比率下降至22%。进口主要来自韩国、台湾、中国和泰国,而出口主要面向越南、非洲和北美国家。泡沫材料是主要的出口类别,八月份光伏出口略有增加。
强烈的利润恢复需求和光伏装机的高增长:行业利润在1月至8月期间显著恢复,平均利润约为1,677元,同比增长30%。在大部分时间内,利润高于高压材料,导致许多行业设施优先考虑EVA生产。在需求方面,政策刺激推动了1月至5月光伏材料的供应短缺。6月和7月需求放缓,但8月由于对出口退税、海外工厂维护和国内生产计划调整的预期,供应紧张,价格上涨。1月至7月,新光伏装机达到223.25 GW,同比增长80%。
第四季度EVA市场展望:供应充足,需求不确定,价格压力
第四季度产能扩张加强供应过剩:预计到2025年底,有效产能将达到354万吨。第四季度的主要进展包括:
- 连红新能源(20.290,-0.83,-3.93%)计划在9月底前实现其20万吨设施的中期建设,并于10月开始大规模生产;浙江石化计划在10月中旬进行调试,目标是在12月发货;中化泉州的4万吨扩建将在12月初进行维护和改造。韩华韩国的30万吨设施于9月25日开始试运行,预计10月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向中国供应。10月的供应可能会增加,而韩华11月的30万吨产量将对泡沫材料供应产生重大影响。